1.何為體內環保?

「體內環保」是一種回歸自然、預防疾病、促進健康,並帶來全新生活、生命的健康觀念,而排毒就是促進體內環保的第一步,促使一窩蜂的以各種「排毒」方法來排除體內的「毒素」,人體真的會產生「毒」嗎? 

所謂的「毒」,是泛指所有被認為會影響健康的物質,而各種排除有害人體物質的方法,代謝的有毒廢物,就稱為「排毒」。

2.體內環保的好處

‧維持身體內的清潔。
‧將體質由酸轉變成鹼性健康體質。
‧使人精神較好。
‧促進新陳代謝。
‧促進健康。
‧減輕身體負擔。

3.主要的體內環保方式

排毒飲食法則:
‧不吃遭受污染的食品,如:化學肥料、農藥殘留,或受工廠工業污染過的食材。
‧食用當季食材。
‧食材減少加工、染色、添加香料,減少去殼、去糠、研磨等過程。
‧盡量生食。
‧採烹調簡單化,如:蒸、燙、清炒、涼拌等等。

提供幾種掃毒(體內環保)的小秘訣:

‧多喝水。
‧用餐時保持愉悅心情。
‧盡可能食用有機食物。
‧少攝取過敏原食物,如:乳製品、酵母食物。
‧多吃新鮮蔬果。
‧適度的運動。
‧作息規律、睡眠充足。
‧使用鐵製、不鏽鋼或瓷製炊煮器具。
‧減少紅肉、內臟精緻食物,糖、鹽、飽和脂肪、咖啡、酒精和尼古丁的攝取。
‧少暴露在輻射環境下。

4. 何為排毒反應?

以中醫的觀點,所謂的「解毒」觀念,早已流傳數千年之久了,而且中醫的解毒、排毒所包含的方向很廣,像是皮膚長了癰瘡,或是感冒發燒的「外感邪氣」,或是吃了不潔食物導致的腹瀉等,都認為是毒,而且中醫認為積聚於身體的廢物稱為「溼」,若溼過多,便會出現皮膚及面色變差、便秘、口氣、腹脹等病徵。如果長時間積聚「溼」,再加上熱氣,便會產生「溼毒」。

因此一般所謂的解毒中藥或食療,大多有清熱解毒的作用,像坊間流傳的偏方,如:綠豆皮水、甘草水、薏苡仁等,都具有清熱或利溼的作用;一般而言,身體排除毒素主要由肝臟與腎臟負責,絕大多數的藥物過敏、食物中毒或體內代謝循環不良,都是經由肝臟將毒素代謝後,經由腸胃道的糞便或是腎臟的尿液或汗腺排出。

5. 人體排毒系統總體檢

既然毒對人體有害,人體有哪些器官具有排毒的能力呢?首推是肝臟,肝臟是人體最重要、最主要的解毒器官,因此肝細胞中含有豐富的酵素,無論是內生性或外生性有毒物質,例如:藥物、激素、微生物產生的毒素等,都由肝臟負責將之分解,以減輕這些有毒物質對人體的傷害;肝臟若是不好,會造成有毒物質在血液中循環,而皮膚裏有很多細微的血管,如果有害物質在血液中遊轉時,就會損傷皮膚,皮膚就難以健康、亮麗,因此要預防皮膚的粗糙損害或是長瘡,首要的工作就是保養肝臟。

腎臟是人體內另一個具解毒能力的器官,因為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排泄廢物,包括多餘的水份、電解質、尿毒素、藥物的代謝產物等,腎臟若出現問題,經由尿液排泄廢物的功能就降低,這些廢物若停留在體內,久而久之就變成「毒」了。皮膚也具有化解毒素的能力,因為皮膚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,防止細菌入侵;減少水份的流失。
皮膚中的汗腺能排出汗水,鹽份、尿酸和尿毒等。

毒到底從哪裏來呢?從兩方面來討論。 

一種是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,如:受到污染的空氣和水質;含有化學物質的食物,如:加工過的食品;含有殺蟲劑及除草劑的農作物、含有硝酸鈉的燒烤食品,或含有重金屬的海產食物,吸煙或二手煙、飲酒等。這些因素致使身體每日都會吸入或進食了許多不必要的雜質,甚至是毒素,影響身體健康、降低排毒系統的功能。

另一種是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。以下就舉出現代人的四大飲食元兇:

‧高蛋白食物增加負擔:餐餐傾向多肉少菜,由於動物的肌肉纖維較難分解,長期下來便會加重腸胃的負擔,腸胃功能便會下降,造成便秘,糞便逗留於腸道內,增加吸收毒素的機會。
‧生冷食物損脾胃:生冷食物會降低胃部的溫度,令胃部的消化功能下降,從而影響吸收養份的功能,如果長期營養不良,人體便會氣血不足,「氣」即是指臟腑運作的功能,因此當脾胃功能差時,就很難將毒素排出體外。
‧愛吃煙燻、燒烤食品:其對人體的損害,最主要是會在體內轉化為有致癌性的有毒物質──硝酸胺。
‧愛吃高油脂類食物:會使人體產生致癌的膽鹽。
檢測身體狀況是否已受毒素侵害,以下是會讓體內毒素累積的因素:
‧經常食用糖、油脂食物、精緻食品或加工處理食物。
‧經常暴飲暴食,感覺身體腫脹。
‧匆匆忙忙吃飯,沒有時間細嚼慢嚥。
‧經常暴露在充滿化學物質、殺蟲劑和有污染源的環境中。
‧有喝酒、抽煙、喝咖啡及慣服成藥的習性。
‧未攝取足夠的纖維質和天然食物,尤其是新鮮的蔬菜、水果和全穀類。

體內毒素累積到相當程度的徵兆:

‧出現白粉狀的舌苔,口腔有黏膩感,這是中醫所謂「溼」的徵兆。
‧尿液混濁。
‧慢性的便秘及下痢。
‧胃部經常不適,會分泌酸唾液。
‧放臭屁,且有強烈的口臭及體臭。
‧出疹子、痘子或牙周病不易治癒。
‧飲食中沒攝取太多的脂肪,但排出大便沉甸甸。

文/轉載自陳潮宗中醫師網站◇

arrow
arrow

    nicholas,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